金沙娱场城1991(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NO.1

金沙娱场城1991

   金沙娱场城1991创办于2004年,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校“走个性化、多样性、开放式之路,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设有软件技术(包括企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游戏软件开发方向)云计算技术应用(运维技术方向、前端开发方向)动漫制作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及方向。培养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云服务部署与运维、区块链技术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培养毕业生共2万余人,现在校生达3400余人。

经过19年的持续改革与建设。金沙娱场城1991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集群发展,综合办学实力强

金沙娱场城1991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国家级实训基地,2010年软件技术专业及专业群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2011年软件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学院始终关注新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2016年开设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2018年开设虚拟现实技术专业,2021年成为全国首批开办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的院校,逐步形成集群发展优势,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并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自2019年开始招生留学生。2019年成功立项省级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2021年软件技术团队立项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评省级优秀级别。

二、引培结合,师资队伍素质高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聘、送、下、带”方针,现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专业教师团队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正高5人,副高24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0%。近5年来,团队成员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20余项;主要参与制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2个、教育部“1+X”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考核标准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立项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60余项;立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

金沙娱场城1991总结借鉴首批国家级团队建设经验,因地制宜做好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1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 专任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获一等奖

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优

依托所构建的数字创新工厂开展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技能培养、课程与职业证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与创业”相融合。通过引企入校,入企建校方式,校内建成软件技术等教学工场5个、实训室54间、实训工位2808个。与长沙市软件产业园、嘉兴市智慧产业园、苏州太仓实训基地等共建“教学工厂”,工位达1000个。与华为、甲骨文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8个,可同时满足1000余名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

 

3 嘉兴信息产业园“数字创新工厂”

 

4 苏州吴中双创产业园“数字创新工厂”

5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包括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内的各类赛事获奖200余项。其中获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赛一等奖22项;获“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省大学生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一等奖2项;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2020年软件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被评为省级优秀级别;2021年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省级优秀级别,学生参加“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核中,获证率高出全国平均值15%。学院建立健全毕业标准,加强毕业考核,严把出口关,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对口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一年以后的平均薪资超过全国同类专业平均水平20%,近5年,学生满意度稳定在98%以上,社会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5 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

 

6 留学生欢度中国春节

 

7 学生参加学校第二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

 

8 学生参与区块链技术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四、优化积聚,社会服务成效好

金沙娱场城1991落实“双园轮换 工学迭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满足校园-软件园轮换、教学工厂实训-学校实训迭代的实践教学条件。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软件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省级软件技术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长沙市网络安全人才实训基地等建成“湖南省城市综合管廊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校企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软件技术核心课程教材,教材在省内外10所学校使用,受益师生4.8万人;近5年学院获批国家级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共计30余项,主持省级课题50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20余篇;公开出版了教材11本,其中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本;出版专著4部。

 

9 “双园轮换 工学迭代”专业群人才培养基地

5年,学院承接企业应用系统研发项目,项目经费达到500余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元,每年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1100人以上,毕业生一年以后在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等省内产业园区就业比率60%以上。毕业生自主创业企业100余家,其中企业员工100人以上规模的10余家。开展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乡村振兴与各类技术培训达到15000人次,较好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